6枚導彈或摧毀北約參謀部,西方一言不發,烏粉急忙釋放煙霧彈
導讀北約,參謀部,導彈~6枚導彈或摧毀北約參謀部,西方一言不發,烏粉急忙釋放煙霧彈 2023年03月14日硬核制造消息,據說,疑似北約在烏克蘭境內的“影子參謀部,遭到了俄羅斯的摧毀,盡管這個參謀部藏在地下深80多米處,可仍舊被俄方一擊命中其實,在烏克蘭戰場上,俄羅...
3月9日,烏軍方面聲稱:俄軍的一次進攻,共陸續發射81枚導彈,其中包括6枚“匕首”高超音速導彈。
據說,疑似北約在烏克蘭境內的“影子參謀部”,遭到了俄羅斯的摧毀,盡管這個參謀部藏在地下深80多米處,可仍舊被俄方一擊命中。
這種“匕首”超音速導彈,造價極其昂貴,射程可達200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是音速的10倍,幾乎不可能被攔截。
據報道,這個秘密地堡位于烏克蘭西部利沃夫附近,利沃夫是烏克蘭西部城市,距離波蘭70公里。地堡建造于地下80米至120米深處,是北約用來控制防空系統的戰略指揮所。里面駐扎了300多人,有40人為外國高級專家,援引知情人士說話就是“他們大多是英國人和波蘭人,但其中也有美國人和支持通信、數據傳輸的私營公司代表?!?/p>
其實俄羅斯一直在使用這種導彈打擊烏克蘭的目標,但“通常不會超過兩枚”,且僅針對優先、有價值的目標打擊。這一次,俄軍舍得拿出不多的高精尖武器進行打擊,感覺這個應該就是高價值目標了。
然而,國內一些烏粉卻釋放了不少煙霧彈蒙蔽眾人,梳理了一下有這么幾點:
不可置否,甚至無法確認該消息的真實性。
北約影子參謀部?在烏克蘭指揮烏軍和在波蘭指揮烏軍有什么區別?
要是北約的顧問在烏東一線指揮被炸,這個不是正常點嗎,畢竟前線是危險的。但是大后方參謀部這種東西,其職能主要是負責情報研判和制定作戰方案的,放在波蘭周邊國家,保障不是還更及時一些,為啥要放在烏克蘭?
眾所周知,北約和烏克蘭的情報是共享,因為他們有無人機和星鏈,對于烏克蘭來說,無論在哪里有天線就可以接收指令和情報。北約遠程就可以完成工作,根本沒必要把人員親派到現場。
世界上公認鉆地深度是60米混凝土,屬于美國波音的“巨型鉆地彈/massive ordnance penetrator”gbu-57。匕首高超音速導彈戰斗部重500公斤,而美國的gbu-57巨型鉆地彈戰斗部重2.3噸。
一比較就知道,美國gbu-57鉆地彈2.3噸的戰斗部鉆60米,而俄羅斯的匕首戰斗部才500公斤,能鉆到80米嗎?吹牛也得打草稿??!
網絡通訊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北約高級指揮官到底腦子犯什么軸,一會到鋼鐵廠團建,一忽兒又在地下設置影子參謀部,在波蘭或者土耳其呆著不好嗎?
綜上所述,烏粉的煙霧彈五花八門,比如更離譜的是從2022年4月號開始,他們就說俄羅斯導彈用完了,還說洗衣機芯片也拆完了。
如果忽略了這些擾亂視聽的內容,你會發覺,如果這一事情屬實,表明俄羅斯對北約動手了。
不管他是真炸了還是假炸了,不管是300人還是30人,這表明俄羅斯對外提供了一種信息。我打你指揮部了,現在就是公開跟北約對著,看看北約有沒有膽子應戰。結果北約一言不發,當初拿一管洗衣粉就可以為借口開戰的囂張呢?
一次性動用6枚“匕首”導彈,對現在的俄羅斯來說確實奢侈,除非發現有高價值目標。
此次北約的“影子參謀部”不就是高價值目標嗎?就當前報道猜測,即便不是北約“影子參謀部”也會是一個級別不低的指揮中心,高級別人員的損失在所難免。
比較好的是,這個情報哪里來的,太準確了吧,這從側面說明俄羅斯情報能力比想象的猛。
近期以來北約對烏克蘭的支持越來越頻繁,力度也越來越大。俄羅斯縱容了他們這么做太久了,這次用一場襲擊來回應,讓北約感到有所顧忌。有人分析,這也是俄羅斯首次對美國以及北約的軍事人員,所發起的主動進攻,直接給美國一個下馬威。
其實,在烏克蘭戰場上,俄羅斯實際上使用了比美國歷次戰爭中“更復雜、更全面”的導彈打擊手段。
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單價超過1000萬美元的,屬于俄羅斯的大器,這玩意的飛行速度高達10馬赫,巡航2.5馬赫。
僅僅在去年開戰3個月的時間里,俄羅斯就發射了超過2000枚各類導彈,這個數字遠遠美軍在2003年第二次伊拉克戰爭的導彈總量955枚。這可以充分表明。
打破了西方對俄羅斯高超音速導彈的想象能力。
可以有效震懾北約這些直接參與前線的人員。
襲擊也體現了俄羅斯的超強情報搜集能力。
西方是最欺軟怕硬的,這次出手北約也沒敢吭聲,這個啞巴虧北約是吃定了,不然也不至于急了。3月12日,美國一架b-52h戰略轟炸機飛抵戈格蘭島附近,距離圣彼得堡僅200公里,并做出進攻陣位,進行了一次模擬核打擊演練。
美軍突如其來的“秀肌肉”,俄媒報道稱,或是對俄軍摧毀北約在烏克蘭的“影子參謀部”的回應。
相信普京的耐心是會耗盡的,俄羅斯只有越來越強硬才會讓西方有所恐懼。戰斗民族俄羅斯不是白叫的,美國是時候三思而行了。
發表觀點(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