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趣味發現  > 

君子之交淡如水什么意思,領袖用典丨君子之交淡如水

  • 瀏覽8000次
  • www.lydmk.com
  • 評論0條
  • 導讀君子之交淡如水什么意思~于細微處見精神,于細微處也見品德。小事小節是一面鏡子,能夠反映人品,反映作風。小事小節中有黨性,有原則,有人格。古人云:“堤潰蟻穴,氣泄針芒”,“巴豆雖小壞腸胃,酒杯不深淹死人”。這揭示了由量變到質變的深刻哲理,也是一些腐敗分子帶給我們的深...

    領袖用典丨君子之交淡如水領袖用典丨君子之交淡如水

    于細微處見精神,于細微處也見品德。小事小節是一面鏡子,能夠反映人品,反映作風。小事小節中有黨性,有原則,有人格。古人云:“堤潰蟻穴,氣泄針芒”,“巴豆雖小壞腸胃,酒杯不深淹死人”。這揭示了由量變到質變的深刻哲理,也是一些腐敗分子帶給我們的深刻教訓。大多數腐敗分子是從不注意小事小節逐步走到腐化墮落境地的。在推杯換盞中放松了警惕,在小恩小惠面前丟掉了原則,在輕歌曼舞中喪失了人格,這樣的例子并不鮮見。小事當慎,小節當拘,確是對領導干部的金玉良言。每個領導干部都應慎獨慎微,從小事小節上加強自身修養,從一點一滴中自覺完善自己,懂得是非明于學習、境界升于自省、名節源于修養、腐敗止于正氣的道理,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本色。浙江民營經濟比較發達,各級領導干部一方面要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要親商、富商、安商;另一方面,同企業家打交道一定要掌握分寸,公私分明,君子之交淡如水。千萬不要在這個問題上摔跟頭,這方面的教訓太多了。所以,各級領導干部要注重加強自身修養,慎小事,拘小節,防微杜漸,兩袖清風,筑牢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兩道防線。

    ——摘自習近平著作《之江新語·小事小節是一面鏡子》,原文作于2004年3月20日

    領袖用典丨君子之交淡如水

    《之江新語》

    原文

    領袖用典丨君子之交淡如水

    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莊子·山木》

    領袖用典丨君子之交淡如水

    “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笔恰肚f子·山木》中的一段話?!吧侥尽奔瓷街兄?,莊子山木篇講世事多難,處事多患,只有清心寡欲,才能避免禍患。這段話本是說有一次孔子向一個修道的隱士子桑雽請教,孔子說自己碰到這么多困厄,親友故交更加疏遠了,弟子友人也更加離散了,這是什么原因?子桑雽在回答時講了“以利益相結合”和“以天性相結合”的道理,并講了上面這段話,以水和甜酒作比,說明不同品性的人之間交往的不同。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大意是說:君子之間的交情高雅純凈,清淡如水;小人之間的交情甜蜜黏甜如米酒。正人君子之間的交往不帶任務功利色彩,淡的像水一樣;小人之間的交往,都是有所求、有所的,為達到私利送給的對方的好處像蜜糖一樣粘稠。君子決不利用職務權勢的優勢為親人謀利益,對待親戚朋友淡的像水;小人則正好相反。人們也常引用“君子之交淡若水”表示品德高尚的人不以利相交,而以德相交這一深刻的含義。

    “君子以義為質”,無論是做人還是處世要以道義為重。講究道義的人,不會為一己私利而喪失人格逢迎別人,也不會為了恩惠利益而做出不合道義的舉止,與人之間的交往自然也不會唯利是,而是要以道義為準則。

    道義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標準,但是公私分明是最基本的要求。君子不能假公濟私、損公利私。對于領導干部而言,要處理好自己分管領域的工作,就免不了和各種相關人士打交道,這就要在交往中學會堅守底線。浙江民營經濟比較發達,民營企業人士人數眾多。領導干部在同民營企業相關人士打交道的時候就要掌握好分寸。既要同民營企業人士搞好關系,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服務好;又不能跟企業家走得太近,做事情失去了公正和分寸。

    習近平在文章中說“君子之交淡如水”,旨在告誡領導干部要公私分明,既要做到親商、富商、安商,讓民營企業人士無后顧之憂,又要時刻明確自己的身份,公私分明,不能因為和某些人關系的遠近親疏而在做事的時候失去了分寸和原則,要注重加強自身修養,慎小事,拘小節,防微杜漸,兩袖清風,筑牢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兩道防線。

    領袖用典丨君子之交淡如水領袖用典丨君子之交淡如水

    與人相處,最舒服的狀態,莫過于保持距離

    文丨桃小菁

    春風十里不如你,小菁在這里,等著你!

    與人相處,最舒服的狀態,莫過于保持距離

    Chapter01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其實是有境界之分的。

    所謂“泛泛之交”,指的就是人際交往的初級境界,雙方雖然相識,卻沒有過多的交往;偶爾可以,卻不會互相打擾。

    人這一輩子,會遇到很多泛泛之交,他們在你的生命旅程中出現,卻不會常駐在你的世界里。

    和這些人交往,你也許沒那么孤單,但卻達不到最舒適的狀態。

    與人交往,最舒適的狀態其實只有一種,就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

    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其實就是人際交往的高級境界。雙方的交往如水般平淡,既不為名利,也不尚虛華。

    君子之間的交往,除了做到了包容與理解,更是在距離中創造了不一樣的美。

    與人相處,最舒服的狀態,莫過于保持距離

    可能很多人覺得,兩個人要時刻相伴才能長長久久,可事實證明,人與人之間最好的感情,不是時時刻刻相伴,而是互相獨立,各自精彩。

    可能很多人認為,兩個人要互相依賴才顯感情深沉,可事實證明,人與人交往最好的狀態,不是互相依賴,而是保持距離。

    Chapter02

    真正的朋友,不強求時刻相伴,只希望各自安好。

    就算兩個人只是萍水相逢,就算有朝一日要各奔東西,彼此也能在漫長的歲月里,慢慢感受這次相遇帶來的溫暖。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本就應該純粹一點,若是距離太近,反而容易失了純粹。

    交往不再純粹,卻只被利益牽扯,最終就只會被利益分割,徹底變成陌生人。

    不純粹的交往,注定不會帶來舒服的感覺,也許要不了多久,感情就會面目全非。

    與人相處,最舒服的狀態,莫過于保持距離

    若最終只能以悲劇收場,那又有什么開始的必要?

    與人交往,就算做不到完全純粹,也不該被利益蒙蔽了雙眼。

    若避免不了利益的牽扯,那最好保持一定的距離。用距離來淡化可能會存在的傷害,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才能更舒服一些。

    Chapter03

    人人都想活得舒服,可舒服談何容易?

    生活充滿了艱辛,人心又總是險惡,若不小心謹慎,恐將遇人不淑。

    與人交往,最重要的是識人心,最難的也是識人心。在人心不識的情況下,保持距離也許才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你貿然就把自己的真心交了出去,那即便你為此付出了一切,最終也難以得到同等的回報。

    與人相處,最舒服的狀態,莫過于保持距離

    與人交往,勸你最好謹慎一點,別對誰都掏心掏肺。你拿真心對待別人,別人有可能只是在利用你而已。

    避免利用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保持距離。學會用距離來守護自己,你才不至于被人際交往傷透了心。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相互的,如果別人都不能拿真心待你,勸你也最好守住自己的真心。

    Chapter04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從來都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你若用簡單的思維去看待,只怕會深受其害。

    與人交往,必須要多個心眼,哪怕是關系很好的人,也不能完全信任。

    完全信任一個人是艱難的,這意味著你要面臨極大的風險,甚至有可能血本無歸。

    你可能覺得自己可以承受一切后果,可真當后果到來時,你會發現比你想象中嚴重多了。

    與人相處,最舒服的狀態,莫過于保持距離

    與其讓自己冒著風險去承擔未知的后果,倒不如適當地和別人保持距離。

    正所謂“距離產生美”,在一定的距離面前,一切關系才能以美好的狀態,繼續發展下去。

    所以說,與人交往,保持適當的距離,才是最舒服的狀態。

    Chapter05

    與人交往,若不能完全信任,那最好如水一般平淡地交往。

    像君子一樣,不強求,不依附,不嫉妒,不算計,方能舒舒服服地過下去。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與君子交,其樂無窮,與小人交,禍患無盡。

    與人相處,最舒服的狀態,莫過于保持距離

    與人交往,請務必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僅是因為距離產生美,更是因為距離可以幫助你很好地保護自己。

    也許你現在還沒有結交到這樣的朋友,但請相信,在漫長的生命旅程里,總有一個人,會讓你覺得久處不累。

    莊子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古人的交友之道,最看重的是什么?

    大家好,這里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繼續分享《孟子》第五篇《孟子·萬章》,前面一期內容,我們分享了《孟子·萬章》的上半部分,講了孟子和其學生萬章的一些對話,其中比較著名的是孟子講了關于“天命”的思想,“天”是儒家思想的精神象征,我們常說“天子”“天命”“天意”,孔子說“四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孟子說“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莊子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古人的交友之道,最看重的是什么?


    我們人生中很多事情不是以自己的意愿為轉移的,都是命運的安排,但是其實儒家思想的“天命”,并不是說我們不需要努力,就任由命運的安排的意思,而相反是說,我們需要努力做好自己應該做的,就像堯舜禹和禹的兒子啟能夠繼承君主的位置,是因為他們做的很好,得到了老百姓的擁有,所以,人們才選擇了他們成為君主。

    好了,我們今天接著聊《孟子·萬章》的下半部分。這里孟子談到了自己的“交友原則”。萬章請問孟子的交友原則,孟子說:不挾xié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挾也。意思是說,交朋友不要依仗自己的年齡大,不要依仗自己的地位高,不要依仗自己兄弟的成就。所謂交朋友,就是要結交有品德的人,不可以貪別的。古代的“交友”和現代的“社交”有點類似,當今社會社交非常重要,一個人交友不慎可能會害自己一輩子,孟子所處的時代當然也是,所以孟子的母親很早就明白這個道理,以至于不讓孟子和壞孩子在一起,搬了三次家,有了“孟母三遷”的故事。

    莊子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古人的交友之道,最看重的是什么?


    關于交友的原則,孟子說,春秋時期魯國的政治家孟獻子,是一位擁有百輛車馬的大夫,能有百輛馬車在古代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孟獻子有五位朋友,其中兩位是樂正裘和牧仲。這五個人和孟獻子交朋友,并不是因為孟獻子有百輛馬車,莊子說“君子之交淡如水 小人之交甘若醴lǐ”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而且孟子說,不僅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這樣,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也是這樣。古代費國的國君費惠公把子思尊為老師,顏般看成朋友,君王也可以和普通人交朋友。不僅小國的國君有這樣的,大國的國君也有這樣的。晉國國君晉平公對待亥唐如朋友,亥唐叫他進去就進去,叫他坐就坐,叫他吃就吃。即便是糙米飯,小菜湯,也沒有問題,但晉平公還不是最好的。孟子說,從前舜去拜見堯帝的時候,堯安排舜住在副官中,他請舜吃飯,舜也請他吃飯,兩個人有來有往,這才是天子與普通百姓交朋友的范例。地位低下的人尊敬地位高貴的人,這叫尊敬貴人;地位高貴的人尊敬地位低下的人,這叫尊敬賢人。尊敬貴人和尊敬賢人,道理都是一樣的。在當時孟子能提出君主和百姓平等的概念是非常了不起的。

    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莊子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古人的交友之道,最看重的是什么?

    另外,孟子對萬章說,要以優秀的人為伍是非常重要的。孟子說:一個鄉優秀的人和優秀的人交朋友,一個國中優秀的人和優秀的人交朋友;天下優秀的人和天下優秀的人交朋友。如果你還覺得朋友不夠多,那么就和古代人圣賢交朋友,怎么交呢?讀他們的書,吟他們的詩,這還不夠,同時還要了解他們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所作所為,這才算和他們交了朋友。

    其實讀書就是和作者對話,和當時的時代對話,在古代著書立說很難,一本書往往要耗費一個人畢生精力,所以含金量非常高。和巴菲特吃飯一頓飯幾千萬,但是讀巴菲特的書就只要幾十塊,而且巴菲特寫一本書顯然要比吃一頓飯花更多時間。所以,讀書可能是最廉價的拓展認識的方法,有人說: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很多人以此為接口,常常要出去旅游,但是實際上,如果認識不夠,去再多的地方,也只是拍照打卡而已。就像孟子說,真正的讀書,就像跟古人交朋友一樣,和古人對話一樣。

    好了,這就是孟子的交友觀,莊子說:“君子之交,淡若水”,孟子說:“友也者,友其德,不可以有挾”,就像《中說·禮樂》中說的:“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我們下一篇文章,后面我將繼續分享《孟子》的更多精彩內容。如果喜歡我的內容,小播讀書,我們下一篇文章見。

    萬千之多給予一人

    冷求網 - LENQIU.COM -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鄂ICP備2022009554號-1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4943號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4943號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香蕉